一、健全机制,确保体育工作规范有序有序
为切实提高学生体质,调动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全区各学校将落实工作,将体育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形成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教务、德育、综合、育种管理、会员、团委、体育组等部门全面参与,与各利益团体联动,将体育纳入教育常规管理和教学,以确保活动在有序、有效、安全。
2、开设足够多的体育课程,保证教学质量
全面落实《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调整义务教育课程及比例的通知》(附教基[2014]17号)文件要求,保证体育健康课程1-2为每周4课时,3- 6年,还有3-6年。 7-9年级每周3节课,高中每周2节课。贯彻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教学改革所(试行)》文件精神,深化体育教学改革,转变教学理念,强化“堂、勤、学”常规赛”,构建科学有效的体育健康课程教学新模式,打造优质体育课堂,使学生在“知识、能力、行为、健康”等方面全面提升,帮助学生掌握1-2运动技能,促进核心中小学生体育能力、健康行为、体育道德等核心素养的形成。同时,认真落实每日校园体育锻炼时间,全面落实大班体育活动制度,每天安排30分钟的体育活动。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下午安排体育锻炼。除了统一的广播操外,学校还结合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如拉拉、胡来、跳绳、踢腿、协作跑、五足拳等丰富多彩的集体项目。质量也能培养兴趣。
三、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体育教师匹配,确保体育教师在岗位评价、待遇、表彰等方面与其他学科教师享有同等待遇。二是体育教师作为体育工作提高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体育教师参加市、区教育科研活动、区教育活动,提高队伍素质。三是召开教研会。为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各校教研均衡发展,成立了小学体育教研“区”教研组。教学和研究要针对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四是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开展小学教育科研微型专题会议,深化体育科学研究,延伸教育活力。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举办“厦门市海沧区特级教师专项能力培训暨奥运明星进校园”。为提高体育教师专项能力,特邀十余场田径训练业务及练习课程及多场讲座,进一步提升海沧区体育教学训练水平,完善教学和竞赛体系。同时邀请奥运明星等顶尖运动员走进校园和学生与学生互动。
四、促进竞技体育发展
(一)广泛开展各类专项活动。一是成功举办首届中小学生三条锦标赛、首届小学生软式棒球锦标赛、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等10余项区级赛事。足球。华附中学、华德士小学、海沧职业学院、东耀学校4所学校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2所幼儿园被教育部认定为“全国足球特色幼儿园示范园”。三是体育特色项目发展十分发达。延奎实验小学射箭项目被授予厦门市竞技体育发展中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田径、排球(女子)、击剑、跆拳道、篮球(女子)、柔道等项目6所学校被授予“厦门市田径运动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学校”。
(二)依托特色项目,竞赛感恩。三大球中,育才小学和兖奎实验小学分别获得厦门市青少年足球联赛少儿组冠军和亚军。双十学校和育才小学分别获得小学女子A组亚军和季军。外国语附属学校获得厦门市中小学排球锦标赛冠军,锦里小学获得小学男子组亚军。 2021年厦门市中小学生篮球锦标赛,双十学校、海沧实验中学获得初中男子组、男子男子组亚军。此外,射箭、田径、乒乓球、羽毛球、网球、举重、击剑、OP帆船等项目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三)积极输送体育后备人才。今年交易储备人才51人,涉及田径、击剑、举重、柔道、乒乓球、散打、跆拳道、跳水、羽毛球、射箭、皮划艇等11个市级竞技体育项目。其中,2021年福建省青少年田径锦标赛,双十校燕新获得100米、200米双项冠军,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资格。
5.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评价体系
全面贯彻落实《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把体质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指标,把学生参加体育活动、运动能力、身体健康状况作为重要评价内容,加强学校体育运动成绩考核。
海沧区教育局
2021 年 12 月 27 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antaibaolong.com/html/tiyuwenda/7288.html